概述

脊髓损伤是指脊髓的任何部分受到损伤,还可能包括脊髓末端的神经(马尾神经)发生损伤。脊髓在大脑与身体其他部分之间发送并接收信号。脊髓损伤通常会导致受损部位下方的力量、感觉和其他身体功能发生永久性变化。

脊髓损伤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副作用。

许多科学家乐观地认为,随着研究的进展,有朝一日修复脊髓损伤将成为可能。世界各地都在进行研究。在此期间,许多脊髓损伤患者可以通过治疗和康复活动过上丰富的独立生活。

症状

脊髓损伤后控制手臂或腿部的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脊髓损伤的部位。另一个因素是损伤的严重程度。

脊髓损伤后,脊髓最下方的未受损部位称为神经损伤平面。损伤的“完全性”是指感觉(知觉)的丧失程度。完全性分为:

  • 完全性损伤。如果脊髓损伤部位以下的所有感觉和所有行动控制能力均丧失,则损伤称为完全性损伤。
  • 不完全性损伤。如果受累部位以下仍有一些感觉和行动控制能力,则损伤称为不完全性损伤。不完全性损伤分为不同程度。

失去感觉和行动控制能力称为瘫痪。脊髓损伤导致的瘫痪可称为:

  • 四肢麻痹,又称四肢瘫痪。这意味着手臂、手部、躯干、腿部和盆腔器官都会受到脊髓损伤累及。
  • 截瘫。这种瘫痪累及全部或部分躯干、腿部和盆腔器官,但不会累及手臂。

医疗护理团队会对您进行一系列检查,以确定您的神经损伤平面和损伤完全性。

脊髓损伤可导致以下症状:

  • 丧失行动能力。
  • 感觉能力丧失或改变。这包括感觉冷热和触摸的能力改变。
  • 丧失对肠道或膀胱的控制能力。
  • 过度反射活动或痉挛。
  • 性功能、性敏感度和生育能力改变。
  • 脊髓神经纤维受损引起的疼痛或强烈的刺痛感。
  • 呼吸困难、咳嗽或肺部分泌物清除困难。

紧急症状

事故后脊髓损伤的紧急症状包括:

  • 严重背痛或颈部、头部或背部感觉压迫。
  • 身体任何部位乏力、不协调或不受控制。
  • 双手、手指、双脚或脚趾出现麻木感、麻刺感或失去知觉。
  • 无法控制膀胱或排便。
  • 平衡和行走问题。
  • 受伤后呼吸困难。
  • 颈部或背部扭曲。

何时就诊

头部或颈部受伤的人需要立即进行医学评估。最安全的方法是假设伤者有脊髓损伤,直至证明确实没有。这点很重要,这是因为:

  • 严重的脊髓损伤不一定立即显现出症状。如果脊髓受伤却未被察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 麻木感或瘫痪可能很快发生,也可能逐渐显现。
  • 从受伤到治疗之间的时间可能至关重要。了解损伤程度有助于确定可能的康复情况。

如果您怀疑有人背部或颈部受伤:

  • 不要移动伤者。若是移动,可能导致永久瘫痪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 拨打 911 或寻求当地紧急医疗救助。
  • 让伤者原地不动。
  • 在伤者颈部两侧放置厚毛巾。或者在紧急医疗救助人员到达之前,支撑住伤者的头部和颈部,以防止头部和颈部移动。
  • 提供基本的急救措施,例如给伤者止血,让伤者感到舒适,但不要移动头部或颈部。

病因

脊髓损伤可能是由脊髓本身或椎骨(脊髓周围的骨)损伤引起,还可能是由韧带或椎间盘损伤引起。

突发性暴力撞击脊柱可能会导致一个或多个椎骨骨折、移位、压碎或受到压迫。枪击或刀伤穿透并割伤脊髓也可能导致脊髓损伤。

其他损伤通常会在数天或数周内显现。这是因为受伤后脊髓内或脊髓周围存在出血、肿胀和积液。

脊髓损伤的其他原因不包括创伤。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关节炎、癌症、发炎、感染或脊柱椎间盘退化。

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脊髓由软组织构成并被骨骼(椎骨)包围。它从大脑底部向下延伸,并包含神经细胞和称为神经束的神经群组,这些神经束通向身体的不同部位。

脊髓的下端止于腰部稍上方的称为脊髓圆锥的区域。在该区域下方是一组称为马尾神经的神经根。

脊髓中的神经束在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之间传递信息。运动神经束携带大脑发出的控制肌肉运动的信号。感觉神经束携带身体其他部位向大脑发出的与热、冷、压力、疼痛及手臂和腿部位置有关的信号。

神经纤维损伤

无论是创伤还是非创伤所致,脊髓损伤都会影响经过受伤部位的神经纤维。这可能损害受伤部位以下的部分或全部肌肉和神经。

胸部或下背部受伤可能影响躯干、腿部、肠道、膀胱和性功能。颈部损伤除了影响前述功能,还会影响手臂动作,并可能影响呼吸能力。

脊髓损伤的常见原因

在美国,发生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

  • 机动车事故。汽车和摩托车事故是造成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几乎约占每年新增脊髓损伤病例的一半。
  • 跌倒。65 岁以后出现脊髓损伤,通常是由于跌倒所致。
  • 暴力行为。约 12% 的脊髓损伤是由暴力遭遇造成的,通常是枪伤造成的。刀伤也是常见原因。
  • 因运动和休闲活动而受伤。体育活动,例如有冲击性的运动和在浅水区跳水,约引起 10% 的脊髓损伤。
  • 疾病。癌症、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和脊髓发炎也可能导致脊髓损伤。

风险因素

脊髓损伤通常是由意外导致,任何人都可能发生脊髓损伤。但是,某些因素会增加出现脊髓损伤的风险,包括:

  • 男性。脊髓损伤主要累及男性。事实上,在美国,女性患者仅占创伤性脊髓损伤的 20% 左右。
  • 年龄为 16 - 30 岁。半数以上的脊髓损伤发生在该年龄段的人群身上。
  • 年龄在 65 岁及以上。脊髓损伤高发的另一年龄是 65 岁。跌倒是导致老年人损伤的最常见原因。
  • 酒精使用。约 25% 的创伤性脊髓损伤与酒精使用有关。
  • 从事危险行为。机动车交通事故是导致 65 岁以下人群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其他危险行为包括:在浅水区跳水、进行体育运动时未穿戴安全装备或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 患有某些疾病。如果您患有其他影响关节或骨骼的疾病,比如骨质疏松症,即使是轻度损伤也可能导致脊髓损伤。

并发症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许多并发症。您的康复团队会帮助您找到工具来解决这些并发症。该团队还会向您推荐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独立性的设备和资源。以下方面经常受累:

  • 膀胱控制。脊髓损伤后,膀胱可继续储存来自肾脏的尿液。但这种损伤可能会干扰大脑接收控制膀胱所需的传递信息。

    膀胱控制的变化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这些变化还可能导致肾感染以及肾脏或膀胱结石。在康复治疗期间,您会学习有助于排空膀胱的方法。

  • 控便功能。尽管肠胃的工作方式与损伤前一样,但对肠蠕动的控制常常会发生改变。高纤维饮食可能有助于调节肠道。您也可以学习有助于控制肠道的方法。
  • 压力性损伤。处于神经损伤平面以下的皮肤,可能丧失部分或全部感觉。因此,当您的皮肤由于长期承压等某些因素而受伤时,无法向大脑发送信息。

    这会增加出现压疮的风险。经常变换姿势(需要时可接受帮助)可以帮助预防压疮。适当的皮肤护理也可能有助于预防压疮。

  • 血液循环控制。脊髓损伤者在起身时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他们还可能出现手臂和腿部肿胀。这可能会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例如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

    血液循环控制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可能危及生命的血压升高(自主神经反射异常)。如果您受到这些问题影响,康复团队会教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呼吸系统。如果损伤累及腹部和胸部肌肉,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和咳嗽。

    神经系统损伤程度将决定可能会出现哪种呼吸问题。如果颈部和胸部受伤,患肺炎或其他肺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这些情况可通过药物和疗法进行治疗和预防。

  • 骨密度。脊髓损伤会增加损伤平面以下部位出现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风险。
  • 肌肉张力。一些脊髓损伤者会出现肌肉紧绷或运动(痉挛状态)。还有些人可能出现缺乏肌张力的软沓肌肉(肌肉松弛)。
  • 健身和健康。脊髓损伤后,往往很快出现体重减轻和肌肉萎缩。行动能力受限可能会导致形成久坐的生活方式,使您面临体重增长、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营养师可以帮助您保持营养饮食,以维持健康的体重。物理治疗师和职业治疗师可以帮助您制定一套健身和运动项目。

  • 性健康。脊髓损伤可能导致阴茎勃起和射精的变化,或导致阴道湿润程度的变化。泌尿专科或生育能力专科的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可以提供性功能和生育能力方面的治疗方案。
  • 疼痛。有些人会因过度使用特定的肌肉群而感到疼痛,例如肌肉痛或关节疼痛。脊髓损伤后可能出现神经痛,尤其是不完全性损伤的患者。
  • 抑郁症。脊髓损伤引起的疼痛和变化可能会使一些人感到抑郁。

预防

为降低脊髓损伤风险,请遵循以下建议:

  • 安全驾驶。车祸是造成脊髓损伤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每次开车或乘车时,都请系上安全带。

    确保您的孩子系上安全带,或者使用适合其年龄和体重的儿童安全座椅。为防止受气囊伤害,12 岁以下的儿童只能坐后座。

  • 跳水前检查水深。除非水深至少为 9 英尺(约 2.74 米),并且明确标明可安全潜水,否则切勿潜水。跳水比赛需要更深的深度。如果您不知道水深,切勿潜入地面水池或水中。
  • 防止跌倒。取高处的物体时,请使用带扶手杆的梯凳。为楼梯添加扶手。为瓷砖地面以及浴缸或淋浴间铺上防滑垫。对于幼儿,用安全门堵住楼梯,并考虑安装窗户防护栏。
  • 运动时做好预防措施。一定要佩戴推荐的安全装备。运动中避免头部承压。例如,在棒球比赛中,不要头朝前滑垒。在橄榄球比赛中,不要用头盔顶部启动擒抱。做体操新动作时,应配备监护人员。
  • 不要酒后驾驶。请勿在饮酒后或药物影响下驾驶车辆。不要乘坐酒驾司机的车辆。

Aug. 17, 2024
  1. Spinal cord injury: Hope through research.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https://www.ninds.nih.gov/Disorders/Patient-Caregiver-Education/Hope-Through-Research/Spinal-Cord-Injury-Hope-Through-Research. Accessed July 10, 2021.
  2. Hansebout RR, et al. Acute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ly 10, 2021.
  3. Spinal cord injury.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 https://www.aans.org/Patients/Neurosurgical-Conditions-and-Treatments/Spinal-Cord-Injury. Accessed July 10, 2021.
  4. Jankovic J, et al., eds. Spinal cord trauma. In: Bradley and Daroff's Neurology in Clinical Practice. 8th ed. Elsevier; 2022.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July 20, 2021.
  5. AskMayoExpert. Spinal cord injury. Mayo Clinic; 2021.
  6. Abrams GM, et al.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spinal cord injury and diseas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ly 31, 2023.
  7. Shibata T, et al. A review of treatment methods focusing on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y. Medicina. 2023; doi:10.3390/medicina59071235.
  8. Spinal trauma. Merck Manual Professional Version. http://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injuries-poisoning/spinal-trauma/spinal-trauma. Accessed June 10, 2021.
  9. Wang R, et al.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targeting the microcirculation following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24; doi:10.4103/1673-5374.375304.
  10. Devlin VJ, ed. Spinal cord injury. In: Spine Secrets. 3rd ed. Elsevier; 2021.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July 25, 2023.
  11. Nimmagadda R. Allscripts EPSi. Mayo Clinic. July 26, 2024.
  12. Ropper AH, et al.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In: Adams and Victor's Principles of Neurology. 12th ed. McGraw Hill; 2023. https://accessmedicine.mhmedical.com. Accessed July 31, 2023.
  13. Neck or back injury. 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 https://www.emergencyphysicians.org/article/know-when-to-go/neck-or-back-injury. Accessed July 31, 2023.
  14. Eisen A. Anatomy and localization of spinal cord disorder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Aug. 1, 2023.
  15. Keep child passengers safe on the road.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s://www.cdc.gov/injury/features/child-passenger-safety/. Accessed Aug. 3, 2023.
  16. Montoto-Meijide R, 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in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3; doi:10.3390/ijms241411719.
  17. Huang XL, et al. Potential benefits of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treatment on quality of life for paralyzed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Tzu Chi Medical Journal. 2022; doi:10.4103/tcmj.tcmj_102_22.
  18. Provider profile. CARF International. https://www.carf.org/providerProfile.aspx?cid=8020. Accessed Aug. 3, 2023.
  19. Eapen BD, et al, eds. Participation/living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In: Spinal Cord Injury. Elsevier; 2023.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Aug. 4, 2023.
  20. Laskowski ER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Aug. 9, 2023.
  21. Swimming safely in lakes, rivers and streams. American Red Cross. https://www.redcross.org/get-help/how-to-prepare-for-emergencies/types-of-emergencies/water-safety/lake-river-safety.html. Accessed Aug. 10, 2023.
  22. Houlihan N, et al. Pediatric diving-related injuries in swimming pools presenting to US emergency departments: 2008-2020. Pediatric Emergency Care. 2023; doi:10.1097/PEC.0000000000003007.
  23. Adjusting to life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Model Systems Knowledge Translation Center. https://msktc.org/sci/factsheets/adjusting-life-after-spinal-cord-injury. Accessed Aug. 10, 2023.
  24. Rocchi MA, et al. Identifying the outcomes of participating in peer mentorship for adults living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 qualitative meta-synthesis. Psychology & Health. 2022; doi:10.1080/08870446.2021.1890729.
  25. McLeod J, et al. Community peer support among individuals living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23; doi:10.1177/13591053231159483.
  26. Jones K, et al. Spirituality, hope, and resilience in the recovery and adaptation process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Cellular, Molecular, 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spects of Spinal Cord Injury. 2022; doi:10.1016/B978-1-12-822427-4.00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