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 1: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我也有自己的情绪起落。
男 1:或许比其他所有人都要多一点。
女 2:我也搞不清楚,
男 2:但我喜欢一个人待着。
男 3:我不希望你一直在背后看着我。
女 3:不过,你比其他任何人更了解你的孩子,如果你认为他的行为异乎寻常,
男 1:情绪非常低落,总是无缘无故地哭泣,
女 2:或者大发雷霆,
女 1:难以入睡或者嗜睡,
男 3:把朋友拒之门外或者扔掉自己的东西,
女 2:行为鲁莽、酗酒、滥用药物、在外面呆到很晚,
男 2:忽然放弃他们以前的爱好,
女 3:或者行为举止违背他们的一贯作风,
男 1:所有这些或许根本无需担心,只不过是因为上了高中的缘故,
女 1:但也可能没有那么简单,他可能感到抑郁。
女 3:不只是感到沮丧,而是极度抑郁。
男 2:你的孩子或许想到自杀。
男 3:自杀行为远比你想象的要多,甚至超乎寻常。
女 3:人们在事后常说“我完全没有想到。”
男 1:“我以为那只是他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女 1:“我从未想过她会这样做。”
男 2:“我多希望他能回到我身边。”
女 2:“我多希望他当初能说点什么。”
男 3:“我多希望我当初能说点什么。”
女 3:不过为时已晚。所以,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行为异常,如果她看起来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试着跟他们聊一聊。
男 1:问一问“怎么了?需要什么帮助吗?”
女 2:并直截了当地问他“你想自杀吗?”
女 1:提问并不会造成伤害。事实上,提问还会有所帮助。
男性 3:当人们打算自杀时,他们希望有人向他们问这个问题。
男 2:他们希望有人关心他们。
女 2:或许你担心问这个问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比如被你这样一问,他们反而有了轻生的念头。
男 3:相信我,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女 1:提问并不会造成伤害。
女 3:事实上,防止青少年自杀的最好办法就是问他们“你想自杀吗?”
男 1:如果他们回答“是”、
女 2:“有可能”,
男 2:或“有时会”呢?
女 3:这时,你不要说出这样的话:
男 3:“那太疯狂了。”
女 2:“别这么多戏好不好。”
男 3:“你太小题大做了。”
女 1:“你不值得为那个男孩自杀。”
女 3:“这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男 1:“你只是想引起别人注意吧。”
男 2:“你不能自杀。”
男 3:而应该说这样的话:
女 2:“你感觉这么糟糕,让我很内疚。”
女 1:“需要什么帮助吗?”
女 3:“我们会一起跨过这道难关的。”
男 1:“我们会保证你的安全。”
男 2:很多人都想过自杀,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
男 3:大多数人从未付诸行动,但还是有些人这样做了,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说
女 2:“我还是死了好。”
女 3:“我再也受不了了。”
男 3:“我要去自杀。”
男 2:千万不要把她的话当成耳旁风。找一个她愿意倾诉衷肠的人来。这个人必须知道如何给予孩子帮助。
女 2:孩子们有时会因为遇到某一件事而产生轻生的想法,比如分手、考试不及格,
女 1:有时这一想法会逐渐深入,而且不会自行消退。
女 3:寻求一些帮助。咨询医生,
男 2:或者学校里的咨询师,
男 1:或者你的牧师,
男 3:但不要置若罔闻,
女 1:并确保你的孩子总是能够向人求助。向他信任的人求助。
女 3:列出这些人的名单。写下三到五个人的名字,
男 1:顺便附上自杀预防热线。
男 3:让他把这份名单放进钱包,让他时刻知道可以向谁求助。
女 3:确保营造安全的家庭环境。
女 2:如果家里有她可能用来自残的药物,把这些药物锁起来。
男 2:如果家里有枪,仅仅把枪锁起来还不够,把它连同子弹一起从屋子里撤走。
男 1:还有一件事,如果怀疑你的孩子可能会自残,不要让他一个人待在家里。
女 1:带他去看急诊。
男 3:必要时拨打 9-1-1。
男 1:我们每一个人都难免有情绪起落,但有时情况更糟。
女 3:如果发觉苗头不对,唯一能搞清楚状况的办法是提问。
女 2:直截了当地问“你想自杀吗?”
男 2:不要试图自己去慢慢搞清楚。相信你的直觉。
男 3:因为提问绝不会造成伤害,
女 1:还能带来很大的改变,
女 2:让你孩子的生活
女 3:变得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