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什么是卒中?妙佑医疗国际专家为您解答

向神经科医生 Robert D. Brown Jr.(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了解更多信息。

大家好,我是妙佑医疗国际的神经学家 Robert Brown 医生。在本期视频中,我们将介绍卒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其定义、发病人群、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无论您是为自己还是亲朋好友寻求治疗方案,我们都能够为您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您可能听说过卒中这个词。在美国,每年大约有 800,000 人发生卒中。卒中的发病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动脉堵塞切断对大脑某个区域的供血。这种情况称为缺血性脑卒中。85% 的卒中属于这一类型。第二种类型的卒中发生在血管渗漏或破裂时。血液溢出,可能进入脑组织,也可能分布在大脑周围。这种情况称为出血性脑卒中。及时治疗可以减轻脑损伤,并降低死亡或失能的可能性。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发生卒中,应立即拨打 911 并寻求紧急医疗护理。

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卒中,但某些因素会增加发病风险。而某些因素则可以降低风险。如果您年满 55 岁、是非裔美国人且是男性,或者有卒中或心脏病发作家族史,那么您发生卒中的几率会增加。超重、缺乏运动、酗酒、消遣性药物使用均属于风险因素。抽烟、患有高血压或高胆固醇、糖尿病控制不佳、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患有某些心脏病的人群也面临更高的风险。

如果您认为自己或您认识的人发生卒中,请对照以下体征和症状进行检查:突发性说话困难和难以理解他人的言语。面部、单侧手臂或腿部的瘫痪或麻木感。单眼或双眼出现视力问题、行走障碍和身体失衡。如今许多卒中的发生与头痛无关,但某些类型的卒中有时会伴发急性重度头痛。如果您发现上述任何症状,即使症状时有时无或者已经完全消失,也请寻求紧急医疗救助或拔打 911。不要等待观望症状是否会消失,因为每一分钟都很宝贵。

到达医院后,急救团队将检查您的症状并为您进行体格检查。他们将通过多项检查来帮助确定您的卒中类型,并针对具体卒中类型来确定最佳治疗方法。这些检查可能包括:CT 扫描或 MRI 扫描,用于显示大脑和动脉图像;颈动脉超声,即针对为大脑前部输送血液的颈动脉进行声波测试;以及验血。

确定您的卒中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之后,医生便能确定最佳治疗方法。如果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治疗重点在于尽快恢复通向大脑的血流,提供脑细胞生存所需的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为此,医生可能会使用静脉溶栓药物,用以溶解阻碍血液流动的凝块,或者可能会进行紧急血管腔内手术。这种手术需要将一个称为导管的微小塑料管推进脑动脉,从而直接清除动脉中的阻塞。与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目标在于控制出血并降低颅内压。医生可能会使用急救药物来降低血压、预防血管痉挛、加快凝血,以及预防癫痫发作。如果出血严重,医生也可能实施手术来清除脑部血液。

每个人的卒中情况都不一样,因此康复之路也存在差别。管理卒中的护理团队通常由多名专科医生组成,其中可能包括神经科医生、物理医学和康复科医生,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您恢复尽可能多的身体机能,让您能够独立生活。卒中事件的发生足以改变生活,它对情绪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对身体机能的影响。您可能会感到无助、沮丧或抑郁。请向朋友和家人寻求帮助和支持。康复过程非常辛苦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需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努力建立新的常态,也要记得为自己的进步喝彩。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卒中的信息,请观看我们的其他相关视频或访问 mayoclinic.org。祝您一切安好。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在大脑局部血供中断或减少时。这会使脑组织无法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脑细胞会在几分钟内开始死亡。另一种类型的卒中为出血性卒中。当脑部的一根血管发生渗漏或破裂,导致脑内出血时就会发生出血性卒中。血液会增加对脑细胞产生的压力,损害脑细胞。

卒中是一种医疗急症。立即接受治疗十分关键。迅速获得紧急医疗救助可以减少脑损伤和其他卒中并发症。

好消息是,死于卒中的美国人比过去少了许多。有效治疗还可以帮助预防卒中引起的失能。

症状

如果您自己或身边的其他人可能发生卒中,请注意症状开始出现的时间。有些治疗方法在卒中刚发生后不久进行是最有效的。

卒中的症状包括:

  • 说话困难和难以理解他人的话。发生卒中的人可能会出现意识混乱、言语不清或无法理解他人说话。
  • 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感、无力或瘫痪。此症状通常只影响单侧身体。患者可以尝试将双臂举过头顶。如果一只手臂开始下落,可能就是卒中的一个体征。此外,一侧嘴角可能在微笑时向下歪斜。
  • 单眼或双眼出现视物问题。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或发黑。也可能出现视物有重影。
  • 头痛。突发剧烈头痛可能是卒中的一个症状。头痛可能会伴发呕吐、头晕和意识改变。
  • 行走困难。发生卒中的人可能会出现走路跌跌撞撞或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何时就诊

如果发现任何卒中体征或症状,即使这些体征或症状看似时有时无或完全消失,也应立即就医。考虑采取“FAST”措施,并进行以下操作:

  • 面部(F)。要求发病者微笑。面部一侧是否下垂?
  • 手臂(A)。要求发病者举起双臂。是否有一只手臂向下移?或者是一只手臂举不起来?
  • 言语(S)。要求发病者重复一句简单的话。发病者说话是否言语不清或与平时不同?
  • 时间(T)。如果发现任何这些迹象,请立即拨打 911 或寻求紧急医疗救助。

立即拨打 911 或当地急救电话。不要等待观望症状是否会消失。分秒必争。卒中拖延治疗的时间越长,脑损伤和失能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您和疑似发生卒中的人在一起,在等待紧急救援时要仔细对其进行观察。

病因

卒中有两大原因。一种是脑内动脉阻塞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另一种是脑血管渗漏或破裂导致的出血性脑卒中。一些人可能仅有暂时性的脑部血流的中断,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 不会引起持续症状。

缺血性脑卒中

这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当大脑血管变窄或阻塞时就会发生这种疾病。这会导致血流减少,称为缺血。血管阻塞或狭窄可能是由血管内脂肪沉积物的积聚所致。也可能是由经血流在体内移动的血凝块或其他碎片所致,这些血凝块或碎片最常见的来源是心脏。如果脂肪沉积物、血凝块或其他碎片嵌顿在脑血管中,就会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一些初步研究表明,COVID-19 感染可能会增加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但仍需更多的研究。

出血性脑卒中

当脑部血管渗漏或破裂时,就会发生出血性卒中。累及血管的许多状况都可能导致脑内出血,称为脑出血。与出血性卒中相关的因素包括:

  • 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
  • 过度使用血液稀释剂,也称为抗凝剂。
  • 血管壁薄弱处的隆起(即动脉瘤)。
  • 头部创伤,例如交通事故所致。
  • 蛋白质沉积在血管壁中,导致血管壁无力。这称为脑淀粉样血管病。
  • 导致脑出血的缺血性脑卒中。

脑内出血的一个不太常见的原因是动静脉畸形(AVM)破裂。AVM 是一种薄壁血管的不规则缠结。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类似于卒中的短期症状。TIA 不会导致永久性伤害。TIA 是短暂脑局部供血不足导致的。供血不足可能只持续 5 分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时也称为小卒中。

当血凝块或脂肪沉积减少或阻断了部分神经系统的供血时,就会发生 TIA

如果您认为自己发生了 TIA,请寻求急救护理。仅凭症状无法区分卒中和 TIA。如果您发生了 TIA,说明通向大脑的动脉可能部分阻塞或变窄。TIA 会增加将来发生卒中的风险。

风险因素

许多因素都可能增加卒中风险。导致可能可治疗的卒中的风险因素包括:

生活方式风险因素

  • 超重或肥胖。
  • 缺少身体活动。
  • 酗酒或狂饮。
  • 使用违禁药物,例如可卡因或甲基苯丙胺。

医疗风险因素

  • 高血压。
  • 吸烟或二手烟暴露。
  • 高胆固醇。
  • 糖尿病。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力衰竭、心脏缺陷、心脏感染或心律不齐(如房颤)。
  • 有卒中、心脏病发作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个人或家族史。
  • COVID-19 感染。

与卒中风险增加有关的其他因素包括:

  • 年龄 — 55 岁或以上人群患卒中的风险高于年龄较小者。
  • 种族或族裔 — 与其他种族或族裔相比,非裔美国人和拉美裔人士出现卒中的风险更高。
  • 性别 — 男性的卒中风险比女性的高。女性出现卒中时通常年龄较大,且比男性更容易因卒中死亡。
  • 激素 — 服用避孕药或使用含有雌激素的激素治疗会增加风险。

并发症

卒中有时会导致暂时或永久失能。并发症取决于大脑供血中断的时长以及受累部位。并发症可能包括:

  • 肌肉活动能力丧失,称为瘫痪。可能会出现单侧身体瘫痪,也可能失去对某些肌肉的控制,例如单侧面部或一只手臂上的肌肉。
  • 说话或吞咽困难。卒中可能会累及口腔和咽喉部位的肌肉。这可能会导致患者说话不清晰,或出现吞咽或进食困难。您也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包括语言表达或语言理解、阅读或写作。
  • 记忆丧失或思考困难。许多卒中的患者会丧失部分记忆。其他人可能在思考、推理、判断和理解概念方面出现困难。
  • 情绪症状。卒中患者可能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能患上抑郁症。
  • 疼痛。卒中累及的身体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麻木感或其他异常感觉。如果卒中使左臂失去知觉,则左臂可能出现微刺感。
  • 行为和自理能力改变。卒中患者可能会变得更加孤僻。他们在梳洗和日常杂务方面可能需要帮助。

预防

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卒中。请务必了解您的卒中风险因素并遵循医疗护理专业人员为您提供的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策略的建议。如果您发生过卒中,这些措施可能有助于预防再次卒中。如果您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发生卒中的风险。您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接受的随访护理也会发挥一定作用。

许多卒中预防策略与预防心脏病的方法相同。一般而言,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包括:

  • 控制高血压。这是降低卒中风险的最重要措施。如果您发生过卒中,降低血压有助于预防未来发生 TIA 或卒中。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以及使用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方式。
  • 降低饮食中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量。减少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量,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有助于减少动脉内脂质堆积。如果不能单独通过改变饮食来控制胆固醇,医生会开具降低胆固醇的药物。
  • 戒掉烟草使用。抽烟会增加卒中风险,无论是吸烟者还是吸入二手烟的非吸烟者。戒烟可以降低卒中风险。
  • 控制糖尿病。饮食、运动和减重有助于将血糖保持在健康范围内。如果生活方式因素不足以控制血糖,医生可能会为您开具降糖药物。
  • 保持健康的体重。超重会加剧其他卒中风险因素,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 饮食上要多吃水果和蔬菜。每天摄入 5 份或以上的水果或蔬菜可降低卒中风险。地中海饮食注重采用橄榄油、水果、坚果、蔬菜和全谷物,可能有所帮助。
  • 定期运动。有氧运动可从多方面降低卒中风险。运动可以降低血压,提高有益胆固醇的水平,并改善血管和心脏的整体健康状况。运动还有助于减轻体重、控制糖尿病和减轻压力。循序渐进,直到能在一周中的大部分日子里或每天至少进行 30 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每周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 75 分钟剧烈有氧运动。中等强度的活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
  • 适度饮酒(若无法彻底戒酒)。大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风险。酒精也可能会与您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但是,少量或适量饮酒可能有助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并降低血液的凝血倾向。少量或适量饮酒即每日约一杯。请向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咨询适合您的方式。
  • 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OSA 是一种睡眠障碍,可导致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多次短暂地停止呼吸。如果您出现 OSA 症状,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可能会建议您接受睡眠研究。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装置通过面罩输送气道正压,保证气道在睡眠时保持通畅。
  • 请勿使用违禁药物。某些违禁药物(如可卡因和甲基苯丙胺)是导致 TIA 或卒中的风险因素。

预防药物。

如果您曾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您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帮助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如果您曾发生过 TIA,药物可以降低您将来发生卒中的风险。这些药物可能包括:

  • 抗血小板药物。血小板是血液中形成血凝块的细胞。抗血小板药物会使这些细胞的黏性降低,从而减少血凝块。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阿司匹林。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可为您推荐阿司匹林的正确剂量。

    如果您曾有过 TIA 或轻型卒中,或许可以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Plavix)。您可能需要服用这些药物一段时间,以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如果您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则可能为您单独开具氯吡格雷。替格瑞洛(Brilinta)是另一种可用于卒中预防的抗血小板药物。

  • 血液稀释药物,称为抗凝剂。这些药物可减少凝血。肝素是一种快速起效的抗凝剂,可在住院期间短期使用。

    起效较慢的华法林(Jantoven)可长期使用。华法林是一种强效的血液稀释药物,因此需要严格按照说明服用并观察副作用。您还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华法林的疗效。

    还有多种新型血液稀释剂可用于预防高风险人群发生卒中。这些药物包括达比加群酯(Pradaxa)、利伐沙班(Xarelto)、阿哌沙班(Eliquis)和艾多沙班(Savaysa)。它们起效比华法林更快,并且通常不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或由医疗护理专业人员监测。与华法林相比,这些药物引发的出血并发症风险也较低。

Dec. 13, 2024

Living with 卒中?

Connect with others like you for support and answers to your questions in the Stroke &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support group on Mayo Clinic Connect, a patient community.

Stroke &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Discussions

auldcelt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 Survivors and side effects

97 Replies Thu, Apr 03, 2025

howardjames
Cerebellum Atrophy

275 Replies Sat, Feb 22, 2025

See more discussions
  1. Walls RM, et al., eds. Stroke. In: Rosen's Emergency Medicine: Concepts and Clinical Practice. 10th ed. Elsevier; 2023.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Sept. 13, 2023.
  2. Ferri FF.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2024. Elsevier; 2024.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Sept. 13, 2023.
  3. Patients and caregivers.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https://www.ninds.nih.gov/health-information/public-education/know-stroke/patients-and-caregivers#. Accessed Sept. 13, 2023.
  4. Stroke.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https://www.nhlbi.nih.gov/health-topics/stroke. Accessed Sept. 13, 2023.
  5. Oliveira-Filho J, et al. Initi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strok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Sept. 13, 2023.
  6. About strok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s://www.cdc.gov/stroke/healthy_living.htm. Accessed Sept. 13, 2023.
  7. Effects of stroke.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https://www.stroke.org/en/about-stroke/effects-of-stroke. Accessed Sept. 13, 2023.
  8. Rehab therapy after a stroke.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https://www.stroke.org/en/life-after-stroke/stroke-rehab/rehab-therapy-after-a-stroke. Accessed Sept. 13, 2023.
  9.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VMs).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https://www.ninds.nih.gov/health-information/disorders/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s-avms?search-term=arterial#. Accessed Oct. 2, 2023.
  10. Cerebral aneurysms.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https://www.ninds.nih.gov/disorders/patient-caregiver-education/fact-sheets/cerebral-aneurysms-fact-sheet. Accessed Sept. 13, 2023.
  11.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Merck Manual Professional Version. https://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neurologic-disorders/stroke/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query=transient%20ischemic%20attack#. Accessed Sept. 13, 2023.
  12. Strok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https://www.ninds.nih.gov/Disorders/Patient-Caregiver-Education/Fact-Sheets/Post-Stroke-Rehabilitation-Fact-Sheet. Accessed Sept. 13, 2023.
  13. Rose NS, et al. Overview of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ischemic strok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Sept. 13, 2023.
  14. Prevent stroke: What you can do.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s://www.cdc.gov/stroke/prevention.htm#print. Accessed Sept. 13, 2023.
  15. Know your risk for strok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s://www.cdc.gov/stroke/risk_factors.htm#. Accessed Oct. 2, 2023.
  16. Powers WJ,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2019 update to the 2018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2019; doi:10.1161/STR.0000000000000211.
  17. Papadakis MA, et al., eds. Quick Medical Diagnosis & Treatment 2023. McGraw Hill; 2023. https://accessmedicine.mhmedical.com. Accessed Sept. 13, 2023.
  18. Tsao CW, 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 2023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23; doi:10.1161/CIR.0000000000001123.
  19. Grotta JC, et al., eds. Stroke: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7th ed. Elsevier, 2022.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Sept. 15, 2023.
  20. Suppah M, et al.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to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comparing 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and vitamin K antagonist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bioprosthetic valves: A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3; doi:10.1016/j.amjcard.2023.07.141.
  21. Tyagi K, et al. 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SARS-CoV-2: Complexity, mechanism and associated disorders.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2023; doi:10.1186/s40001-023-01293-2.
  22. Siegler JE, et 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COVID-19. Viruses. 2023; doi:10.3390/v15071598.
  23. Lombardo M, et al. Health effects of red wine consumption: A narrative review of an issue that still deserves debate. Nutrients. 2023; doi:10.3390/nu15081921.
  24. Jim J. Complications of carotid endarterectomy.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Oct. 2, 2023.
  25. Van Nimwegan D, et al.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psychosocial well-being after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23; doi:10.1016/j.ijnurstu.2023.104492.
  26. Hasan TF,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8; doi:10.1016/j.mayocp.2018.02.013.
  27. Ami TR. Allscripts EPSi. Mayo Clinic. Sept. 4, 2023.
  28. Barrett KM, et al. Ambulance-based assessment of NIH stroke scale with telemedicine: A feasibility pilot study. Journal of Telemedicine and Telecare. 2017; doi:10.1177/1357633X16648490.
  29. Sener U, et al.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cy.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22; doi:10.1016/j.mayocp.2022.09.003.
  30. Quality check. The Joint Commission. https://www.qualitycheck.org/search/?keyword=mayo%20clinic. Accessed Oct. 4, 2023.
  31. Quality care you can trust.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ttps://www.heart.org/en/professional/quality-improvement/hospital-maps. Accessed Oct. 4, 2023.
  32. Attig JM. Allscripts EPSi. Mayo Clinic. Oct. 9, 2023.
  33. How much physical activity do you need?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y-living/fitness/fitness-basics/aha-recs-for-physical-activity-infographic. Accessed Oct. 12, 2023.
  34. Graff-Radford J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Oct. 11, 2023.
  35. Healthcare. DNV Healthcare USA, Inc. https://www.dnvhealthcareportal.com/hospitals?search_type=and&q=mayo+clinic&c=&c=20806&c=&c=&prSubmit=Search. Accessed Nov. 1, 2023.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