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放下积怨和痛苦
如果您在乎之人伤害了您,您可以选择愤怒和怨恨,也可以选择拥抱宽恕并继续前进。
来自妙佑医疗国际员工
谁没有被别人的言行伤害过?或许父母曾在您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批评您,或许同事曾破坏了某个项目,又或许伴侣有了外遇。或许您有过创伤经历,例如遭到亲近之人的身体或情感虐待。这些伤害可能留下持久的怨恨、苦涩和愤怒,有时甚至是仇恨。
但是,如果您抓住这种痛苦不放,您可能成为付出最大代价的人。拥抱宽恕,也就是拥抱和平与希望。想想宽恕可以如何引导您走上身体、情感和心灵的健康之路。
什么是宽恕?
不同的人对宽恕的理解不同。但总的来说,宽恕包括有意识地决定放下怨恨和愤怒。
当初对您的伤害或冒犯可能始终如影随形。但努力加以宽恕,可能减少它对您的控制。它可以帮助您摆脱施加伤害者的控制。有时,宽恕甚至可以让您理解、同情和怜悯施加伤害者。
宽恕,并不意味着忘记对您造成的伤害或者为之寻找借口。它也不一定意味着与造成伤害者和好如初。宽恕可以为您带来平和的心态,让您能够专注于自己,更好地继续生活。
宽恕他人有什么好处?
放下怨恨和痛苦,您可以更健康和更平和。宽恕能促进:
- 更健康的关系。
- 改善心理健康。
- 减少焦虑、压力和敌对情绪。
- 减少抑郁症的症状。
- 降低血压。
- 增强免疫系统。
- 改善心脏健康。
- 增强自尊。
为什么那么容易记仇?
被他人伤害,尤其被所爱和所信任的人伤害,可能会引起愤怒、悲伤和困惑。如果一味沉湎于伤害性的事件或情况之中,满怀恨意和敌意的怨恨可能会生根发芽。如果任由消极情绪排挤积极情绪,可能会被痛苦或不公正的情绪所淹没。
有的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宽容,但容易记仇的人也可以学会更加宽容。
心怀怨恨会有哪些影响?
如果难以宽恕,可能会:
- 将愤怒和痛苦带入新的人际关系和经历中。
- 因陷入错误的情绪中而导致无法享受当下。
- 变得抑郁、烦躁或焦虑。
- 感觉与精神信仰背道而驰。
- 丧失与他人之间宝贵且充实的情感联系。
我如何才能做到宽恕?
宽恕意味着改变。这需要练习。要做到宽恕,您可以:
- 认识宽恕的价值以及宽恕如何改善您的生活。
- 确定哪些方面需要治愈以及要宽恕的对象。
- 加入互助小组或会见咨询师。
- 承认您对过往所受伤害的情绪,认识到这些情绪对自己行为的影响,并努力释放这些情绪。
- 选择原谅冒犯自己的人。
- 摆脱冒犯者和当时情形对您生活的控制和影响。
如果我无法宽恕别人会怎样?
宽恕可能很难,特别是当伤害您的人拒不认错。如果您发现自己陷入困境:
- 练习同理心。试试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 问问自己,哪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对方有诸如此类的行径。如果您面对同样的情况,也许您也会有类似的反应。
- 回想一下别人原谅您的时候。
- 写日记,祈祷,或进行引导冥想。或者与您认为睿智和富有同情心的人交谈,例如精神领袖、心理健康医务人员或客观公正的亲人或朋友。
- 要知道,宽恕是一个过程。即使是很小的伤害,也可能需要一遍遍地重新审视和原谅。
宽恕能保证和解吗?
如果伤害事件涉及您所珍视的人,宽恕有可能促成和解,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
如果冒犯者已经去世或者不愿意沟通,就无法和解。还有一些情况也不适合和解。不管怎样,即使不能和解,还是可以尝试宽恕。
如果我要宽恕的人没有改变怎么办?
宽恕的重点并非在于改变他人,而是关注于您此时此地可以掌控的事情。多想想宽恕他人如何带给您安宁、幸福,并治愈您的心灵和精神,最终改变您的生活。宽恕他人,可以消除对方对您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如果我是那个需要被宽恕的人,我该怎么办?
第一步是诚实评估和承认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以及错误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切勿太过苛刻地指责自己。
如果您确实为个人言行而深感愧疚并希望获得宽恕,考虑与您伤害过的人取得联系。真诚地表达您的懊悔或遗憾。请求对方宽恕,不要为自己找任何借口。
您不能强迫任何人原谅您。宽恕他人需要时间。记住,宽恕是一个过程。无论发生何事,都应以富有同情心、同理心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
March 10, 2023
- Rakel D, ed. Forgiveness. In: Integrative Medicine. 4th ed. Elsevier; 2018.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Nov. 2, 2022.
- Forgiveness can improve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www.apa.org/monitor/2017/01/ce-corner.aspx. Accessed Nov. 2, 2022.
- Silva RS, et al. Forgiveness facilitation in palliative care: A scoping review. JBI Evidence Synthesis. 2020; doi:10.11124/JBISRIR-D-19-00286.
- Martinez-Diaz P, et al. Victim's perspective of forgiveness seeking behaviors after transgression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1; doi:10.3389/fpsyg.2021.656689.
了解更多深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