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雷诺病会导致身体的某些部位(例如手指和脚趾)因低温或压力而感到麻木和寒冷。雷诺病会导致向皮肤供血的较小血管变窄,从而限制流向受累部位的血液,称为血管痉挛。

该状况的其他名称为:

  • 雷诺现象。
  • 雷诺病综合征。

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患雷诺病。生活在气候较寒冷地区的人群似乎更容易患该病。

雷诺病的治疗取决于其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其他健康状况。对大多数人而言,雷诺病不会导致失能,但会影响生活质量。

症状

雷诺病的症状包括:

  • 手指或脚趾冰冷。
  • 有些皮肤区域先变白,然后发青。这些颜色变化可能较难也可能较易察觉,具体取决于您的肤色。
  • 皮肤变暖或压力缓解时,会有麻木、针刺感或刺痛。

雷诺病发作时,受累区域的皮肤通常会首先变苍白,然后往往会变色,并且感到寒冷和麻木。皮肤变暖且血流改善后,受累区域可能会再次变色,出现搏动、刺痛或肿胀。

雷诺病最常累及手指和脚趾。但也可能会累及身体其他区域,例如鼻子、嘴唇、耳朵甚至乳头。身体暖和起来后,此区域需要 15 分钟才能恢复血流。

何时就诊

如果您有重度雷诺病病史并且某根受累手指或脚趾出现溃疡或感染,请立即到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处就诊。

病因

专家不完全了解雷诺病发作的原因。但手脚的血管似乎对低温或压力反应过于强烈。

雷诺病患者的手指和脚趾的血管在遇到寒冷或压力时会收缩。缩窄的血管会限制血液流动。随时间推移,这些小血管可能会略微增厚,从而进一步限制血液流动。

寒冷是最可能导致雷诺病发作的原因。例如,把手放在冷水中、从冷冻柜里拿东西或者处于寒冷空气中。对于有些人,情绪压力也可能会诱发发作。

原发性与继发性雷诺病

此状况主要有两种。

  • 原发性雷诺病。 这种最常见的类型也称为雷诺病,并非是由另一种医疗状况导致的。病情可能非常轻微,以至于许多患有原发性雷诺病的人不会去寻求治疗。它可能会自行消退。
  • 继发性雷诺病。 这种类型也称为雷诺现象,是由另一种健康状况导致的。尽管继发性雷诺病不如原发型常见,但往往更为严重。

    继发性雷诺病的症状通常在 40 岁左右出现,晚于原发性雷诺病症状出现的时间。

继发性雷诺病的病因包括:

  • 结缔组织疾病。 大多数患有一种会使皮肤变硬和形成瘢痕的罕见疾病(称为硬皮病)的人会患上雷诺病。其他会增加患雷诺病风险的疾病包括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
  • 血管疾病。 这些疾病包括心脏供血血管中的脂肪沉积物积聚,还包括一种手脚血管发炎的障碍。还有一种累及肺部血管的高血压也可能导致继发性雷诺病。
  • 腕管综合征。 该状况涉及对手部一根主要神经的压迫。这种压迫会引起手部麻木感和疼痛,可能导致手部对低温的反应更强烈。
  • 重复性动作或振动。 长时间打字、弹钢琴或进行类似动作可能会导致过劳性损伤。使用振动工具(例如手提钻)也是如此。
  • 抽烟。 抽烟会使血管收缩。
  • 手或脚受伤。 包括腕部骨折、手术或冻伤。
  • 某些药物。 这些药物包括治疗高血压的 β 受体阻滞剂、某些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某些抗癌药物和某些治疗普通感冒的药物。

风险因素

原发性雷诺病的风险因素包括:

  • 出生指定性别。 该状况对女性的影响大于男性。
  • 年龄。 尽管任何人都可能出现该状况,但原发性雷诺病通常在 15-30 岁发病。
  • 气候。 这种疾病在居住于气候寒冷地区的人群中也更常见。
  • 家族史。 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患有此病似乎会增加患原发性雷诺病的风险。

继发性雷诺病的风险因素包括:

  • 某些疾病。 这些疾病包括硬皮病和狼疮等状况。
  • 某些职业。 这些职业包括会造成反复创伤的工作,比如使用振动工具。
  • 某些物质。 包括抽烟、服用影响血管的药物、接触氯乙烯等化学物质。

并发症

如果继发性雷诺病严重,手指或脚趾的血流减少可能会造成组织损伤。但这种情况很罕见。

血管完全堵塞会导致皮肤溃疡或组织坏死。这种情况很难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未经治疗的非常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切除受累的身体部位。

预防

为了帮助预防雷诺病发作:

  • 在室外穿得暖和些。 天冷时使用帽子、围巾、袜子、靴子和两副连指手套或分指手套。保暖内衣可能会有所帮助。外套袖口紧包连指手套或分指手套,有助于保护双手不被冷空气冻伤。

    如果鼻尖和耳垂感觉太冷,请戴上耳罩和口罩。

  • 预热车辆。 天气寒冷时,开车前先打开汽车暖气几分钟。
  • 在室内做好护理。 穿袜子。从冰箱或冷冻柜取食物时,戴上手套、连指手套或烤箱隔热手套。有些人发现冬天戴连指手套和穿袜子睡觉有所帮助。

    空调可能会导致病情发作,因此,请将您的空调温度调高。使用不会让手感觉冰凉的水杯。

Nov. 16, 2024

Living with 雷诺病?

Connect with others like you for support and answers to your questions in the Heart & Blood Health support group on Mayo Clinic Connect, a patient community.

Heart & Blood Health Discussions

teatime
Stopping Carvedilol (Coreg): When will the effects wear off?

394 Replies Fri, Apr 11, 2025

cljjbb
What are your tips for recovery from TAVR procedure?

12 Replies Sat, Apr 05, 2025

See more discussions
  1. Wigley FM.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of Raynaud phenomenon.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ne 23, 2024.
  2. Raynaud's phenomenon. National Institute of Arthritis and Musculoskeletal and Skin Diseases. https://www.niams.nih.gov/health-topics/raynauds-phenomenon. Accessed June 24, 2024.
  3. Wigley FM. Treatment of Raynaud phenomenon: Initial management.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ne 23, 2024.
  4. Kadian-Dodov D. Cold hands or feet: Is it Raynaud's or not?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23; doi:10.1016/j.mcna.2023.04.005.
  5. Raynaud's phenomenon.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https://rheumatology.org/patients/raynauds-phenomenon. Accessed June 24, 2024.
  6. James WD, et al. Cutaneous vascular diseases. In: Andrews' Diseases of the Skin: Clinical Dermatology. 13th ed. Elsevier; 2020.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June 24, 2024.
  7. Pizzorono JE, et al., eds. Textbook of Natural Medicine. 5th ed. Elsevier; 2021.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Aug. 18, 2024.
  8. AskMayoExpert. Raynaud syndrome. Mayo Clinic; 2023.
  9. ANA test.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tests-procedures/ana-test/about/pac-20385204. Accessed June 24, 2024.
  10. Wigley FM. Treatment of severe or refractory Raynaud phenomenon.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ne 30, 2024.
  11. Choi E, et al. Raynaud's phenomenon and related vasospastic disorders. Vascular Medicine. 2021; doi:10.1177/1358863X2098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