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令人白天非常困倦并可能导致突然入睡的状况。有些人还会出现其他症状,例如感到强烈情绪时出现肌无力。

这些症状可能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发作性睡病患者很难长时间保持清醒。当发作性睡病引起肌肉张力突然丧失时,称为猝倒。强烈的情绪,尤其是引起大笑的情绪,可能会诱发这种症状。

发作性睡病分为两类。大多数 1 型发作性睡病患者会出现猝倒。大多数 2 型发作性睡病患者不会出现猝倒。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终身性状况,无法治愈。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可以帮助控制症状。家人、朋友、雇主和老师的支持可有助于应对这种状况。

症状

发作性睡病的症状在最初几年可能会加重。然后症状会持续终生。症状包括:

  • 过度的日间嗜睡。 日间嗜睡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嗜睡会让人难以集中注意力,无法正常工作。发作性睡病患者在白天会感觉不那么警觉和专注。他们还会毫无征兆地睡着。可能随时随地入睡。他们可能在无聊时或做某项工作时睡着。例如,发作性睡病患者可能在工作或与朋友聊天时突然睡着。开车时睡着尤其危险。睡眠可能只持续几分钟,也可能长达半小时。醒来后,发作性睡病患者会感到神清气爽,但又会再次犯困。
  • 自动行为。 有些发作性睡病患者在短暂入睡后会继续做某项任务。例如,他们可能在写作、打字或开车时睡着。他们可能会在睡着时继续做这项任务。醒来后,他们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而且可能做得不好。
  • 突然丧失肌张力。 这种状况称为猝倒,可能会导致言语不清或大部分肌肉完全无力,持续时间长达几分钟。强烈的情绪,通常是积极的情绪,会引发这种状况。大笑或兴奋可能会导致突然肌无力。但有时恐惧、惊讶或愤怒也可能会导致肌张力丧失。例如,大笑时可能不受控制地垂下头。或者膝盖可能突然失去力量,导致跌倒。有些发作性睡病患者一年只发生一两次猝倒。有些可能每天发生数次。不是所有发作性睡病患者都会出现这些症状。
  • 睡眠麻痹。 发作性睡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麻痹。在睡眠麻痹期间,患者在入睡时或醒来时无法动弹或说话。麻痹通常很短暂,持续几秒或几分钟。但这种情况很可怕。患者可能会意识到它的发生,并能在事后回忆起来。不是所有睡眠麻痹患者都患有发作性睡病。
  • 幻觉。 有时,患者会在睡眠麻痹期间看到不存在的东西。在没有发生睡眠麻痹的情况下,也可能在睡眠期间出现幻觉。在入睡期间出现的幻觉称作睡前幻觉。在醒来时出现的幻觉称作醒前幻觉。例如,患者可能认为自己在卧室里看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陌生人。这些幻觉可能很生动和惊悚,因为您开始做梦时可能还没有完全睡着。
  • 快速眼动(REM)睡眠期发生变化。 REM 睡眠期是大多睡梦发生的阶段。人们通常在入睡后 60 到 90 分钟进入 REM 睡眠期。但发作性睡病患者通常会更快进入 REM 睡眠期。这类患者一般在入睡后 15 分钟内进入 REM 睡眠期。REM 睡眠期还可能发生在一天的任何时间。

其他睡眠症状

发作性睡病患者可能有其他睡眠状况。他们可能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即呼吸在夜间反复开始和停止。或者他们可能会把梦境表演出来,称为 REM 睡眠行为障碍。或者他们可能难以入睡或维持睡眠,称为失眠。

何时就医

如果您出现日间嗜睡且影响了个人生活或工作,请到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处就诊。

病因

尚不清楚导致发作性睡病的确切原因。1 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下丘脑泌素(也称为食欲素)水平较低。下丘脑泌素是脑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帮助控制清醒状态和进入 REM 睡眠期。

出现猝倒的患者,其下丘脑泌素水平较低。目前尚不清楚脑中下丘脑泌素生成细胞丧失的具体原因,但专家怀疑这是自身免疫反应所致。自身免疫反应是指人体免疫系统破坏自身细胞。

遗传因素也很可能在发作性睡病中发挥作用,但父母一方将这种睡眠状况遗传给孩子的风险很低,仅 1% 至 2% 左右。

发作性睡病可能与暴露于 H1N1 流感(有时称为猪流感)相关。它还可能与欧洲接种的特定类型的 H1N1 疫苗相关。

正常睡眠模式与发作性睡病

典型的入睡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被称为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阶段。该阶段的脑电波变慢。NREM 睡眠持续大约 1 小时后,脑活动发生改变,开始进入 REM 睡眠阶段。做梦大多发生在 REM 睡眠期间。

发作性睡病患者可能在经过极短的 NREM 睡眠阶段后突然进入 REM 睡眠阶段。这种情况在夜间和白天都可能发生。猝倒、睡眠麻痹和幻觉类似于 REM 睡眠期发生的改变。但发作性睡病患者在清醒或困倦时都会出现这些症状。

风险因素

导致发作性睡病的已知风险因素仅有几个,包括:

  • 年龄。发作性睡病通常始于 10 至 30 岁之间。
  • 家族史。如果您的近亲属患有发作性睡病,您患发作性睡病的风险会高出 20 到 40 倍。

并发症

发作性睡病可能会导致并发症,例如:

  • 对状况的误解。 发作性睡病会影响工作、学业或您的个人生活。他人可能会认为发作性睡病患者是懒惰或懒散的人。
  • 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愤怒或喜悦等强烈情绪可能会引发猝倒。这可能会导致发作性睡病患者回避情感互动。
  • 身体伤害。 突然入睡可能会导致受伤。如果您在开车时入睡,发生车祸的风险会增加。如果您在做饭时入睡,发生割伤和烧伤的风险会更高。
  • 肥胖症。 发作性睡病患者更有可能身体超重。有时,当症状开始出现时,体重会迅速增加。

April 04, 2025
  1. Kryger M, et al., eds. Narcolepsy: Pathophysiology and genetic predisposi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leep Medicine. 7th ed. Elsevier; 2022.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Dec. 19, 2022.
  2. Biscarini F, et al. Narcolepsy and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024; doi:10.1111/jsr.14277.
  3. Ferri FF. Narcolepsy. In: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2023. Elsevier; 2023.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Dec. 19, 2022.
  4. Ropper AH, et al. Sleep and its abnormalities. In: Adams and Victor's Principles of Neurology. 12th ed. McGraw Hill; 2023. https://accessmedicine.mhmedical.com. Accessed Aug. 6, 2024.
  5. Narcolepsy.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https://www.ninds.nih.gov/health-information/disorders/narcolepsy. Accessed Aug. 6, 2024.
  6. Chien P-Y, et al.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in adults with narcoleps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22; doi:10.3390/jcm11216302.
  7. Narcolepsy following 2009 Pandemrix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 Europ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s://www.cdc.gov/vaccinesafety/concerns/history/narcolepsy-flu.html. Accessed Dec. 30, 2022.
  8. Justinussen JL, et al. How hypocretin agonists ma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ake in narcolepsy.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2023; doi:10.1016/j.molmed.2022.10.008.
  9. Sodium oxybate oral. Facts & Comparisons eAnswers. https://fco.factsandcomparisons.com. Accessed Jan. 4, 2023.
  10. Oxybate salts (calcium, magnesium, potassium and sodium). Facts & Comparisons eAnswers. https://fco.factsandcomparisons.com. Accessed Jan. 4, 2023.
  11. Scammell TE.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of narcolepsy in adult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Aug. 7, 2024.
  12. Scammell TE. Treatment of narcolepsy in adult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Aug. 7, 2024.
  13. Nimmagadda R. Allscripts EPSi. Mayo Clinic. July 17, 2024.
  14. Anafranil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SpecGx LLC; 2019.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 Access Aug. 7, 2024.
  15. Maski K, et al. Treatment of central disorders of hypersomnolence: An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2021; doi:10.5664/jcsm.9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