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是一种与工作有关的压力,包括身体或情绪上的疲惫状态。职业倦怠还可能让人产生无用、无力和空虚感。
“职业倦怠”并不是一种医学诊断。一些专家认为,抑郁症等其他医疗状况是产生职业倦怠的背后原因。倦怠可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但抑郁症与倦怠并不相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某些人格特质可影响出现倦怠的风险。而其他一些因素(例如过去的工作经历)也可能影响出现倦怠的风险。这有助于阐明为何当两个人面临同样的工作问题时,其中一个人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而另一个人则不会。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职业倦怠都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出现职业倦怠以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的建议。
要知道自己是否出现职业倦怠,请回答以下问题:
- 您是否怀疑自己工作的价值?
- 您是否感觉自己挣扎着前去上班,并且难以开始工作?
- 您是否感觉与自己的工作和同事格格不入?
- 您是否对同事、顾客或客户感到不耐烦?
- 您是否缺乏出色完成工作的精力?
- 是否很难集中精力在工作上?
- 您是否对自己的工作成果缺乏满足感?
- 您是否对工作感到失望?
- 您是否怀疑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 您是否正在通过摄入食物、药物或酒精使自己感觉好点或者仅仅使自己处于麻木状态?
- 您的睡眠习惯是否发生改变?
- 您是否有头痛、肠胃不适或其他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如果您对以上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为“是”,则可能已出现职业倦怠。请考虑向医疗护理专业人员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咨询。上述症状也可能与抑郁症等健康状况有关。
职业倦怠的原因各不相同。其中包括:
- 缺乏控制。对自己完成工作的方式没有发言权,比如时间安排、工作分配或工作量,这些都可能导致职业倦怠。缺少完成工作所需的条件也会导致倦怠。
- 未明确对您的期望。如果您不确定老板或他人对您的期望,您就不太可能感觉自己工作出色。
- 与他人起冲突。 您的共事者可能进行办公室霸凌。或者您感觉同事针对你。或者老板过度介入您的工作。这些冲突都会增加工作压力。
- 事情太多或太少。可能您的工作枯燥乏味。或者工作太忙,导致您跟不上需求。在这些情况下,您需要大量精力来保持专注。这可能导致疲劳和职业倦怠。
- 缺少支持。 如果您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都感觉孤独,那么您的压力可能更大。
- 难以平衡工作与生活。难以平衡工作与生活。可能工作占用了您太多时间和精力,导致您无暇顾及家人和朋友。这种失衡可能导致职业倦怠。
以下因素可能会加重职业倦怠:
- 工作量大且工作时间长。
- 难以平衡工作与生活。
- 从事助人行业,如医疗护理行业,需要为他人付出很多。
- 感觉对工作几乎或完全丧失掌控力。
对职业倦怠置之不理可能会让问题进一步恶化。因此,您可能会:
- 感到精疲力竭。
- 感到无法应对。
- 无法入睡。
- 难过、生气、易怒或漠然。
- 饮酒更多或使用更多其他物质。
- 患心脏病、高血压或 2 型糖尿病。
- 更可能生病。
职业倦怠通常涉及工作场所中无法控制的因素。但您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控制应对压力的方式。入门指导:
- 看看您有哪些选择。与上司讨论您的担忧。或许你们可以携手做出改变或解决问题。为必须完成的工作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确定哪些工作可以先暂缓。如果这份工作不太可能会有任何改变,您可以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新工作。
- 寻求支持。向同事、朋友或亲人寻求支持。与他人交谈对于应对压力可能有所帮助。归属感有助于防止出现职业倦怠。如果您的工作提供员工援助项目,请了解具体提供哪些服务。
- 尝试进行放松身心的活动。寻找能帮您缓解压力的活动。例如瑜伽、冥想或太极。像每天做几次深呼吸这样简单的事情也有助于缓解紧张。
- 做一些运动。定期进行身体活动不仅有助于应对压力,也可以让您暂时摆脱工作。
- 补充睡眠。睡眠可恢复身心健康,并有助于保护健康。
- 练习正念。正念就是觉知内在和外在正在发生的一切,但不做判断或反应。此练习可以帮助您应对工作中发生的事情。
在考虑有何选择时持开放态度。请寻求帮助。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职业倦怠并保护您的健康。
显示参考文献
- Edu-Valsania S, et al. Burnout: A review of theory and measur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0.3390/ ijerph19031780.
- Burnout and stress are everywher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www.apa.org/monitor/2022/01/special-burnout-stress. Accessed June 1, 2023.
- Burn-out an "occupational phenomeno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ttps://www.who.int/news/item/28-05-2019-burn-out-an-occupational-phenomenon-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 Accessed June 1, 2023.
- Katsimani P,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rnou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9; doi:10.3389/fpsyg.2019.00284.
- Golonka K, et al.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its overlapping effect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2019; doi:10.13075/ijomeh.1896.01323.
- Tement S, et al.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with elements of mindfulness (PIM) on empathy, well-being, and reduction of burnout in physicians: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doi:10.3390/ijerph182111181.
- Bystritsky A.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treatments for anxiety symptoms and disorders: Physical, cognitive, and spiritual intervention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ne 2, 2023.
- Swenson S, et al. Mayo Clinic Strategies To Reduce Burnout: 12 Actions To Create the Ideal Workpla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https://academic.oup.com/book/36545. Accessed June 2, 2023.
March 01, 2024Original article: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healthy-lifestyle/adult-health/in-depth/burnout/art-2004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