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肺气肿是一种长期肺部状况,会导致气短。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状况会损伤肺部气囊(称为肺泡)的薄壁。在健康的肺中,这些气囊会在您吸气时扩展并充满空气。当您呼气时,富有弹性的囊体有助于空气排出。但是,当肺气肿导致气囊受损时,就很难将空气从肺部排出。这导致没有足够的空间让新鲜的富氧空气进入肺部。
肺气肿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尤其是活动时)以及呼气时发出哮鸣音。状况的严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抽烟是肺气肿的主要原因。治疗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减缓状况加重的速度。但它无法逆转损伤。
症状
您可能已患肺气肿多年却并未留意到任何症状。症状通常逐渐开始,包括:
- 气短,尤其是在进行身体活动时。这是肺气肿的主要症状。
- 呼气时哮鸣、哨音或吱吱声。
- 咳嗽。
- 胸闷或沉重感。
- 感觉非常疲倦。
- 随着状况逐渐恶化,可能发生体重下降和踝关节肿胀。
您可能要开始避免导致气短的活动,这样症状在开始妨碍日常任务之前就不会成为问题。肺气肿最终会导致呼吸困难,即便是在休息时也是如此。
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两种常见类型之一。另一种常见类型是慢性支气管炎。在慢性支气管炎中,将空气输送到肺部的管道(称为支气管)的内膜会受到刺激并肿胀。这种炎症限制了空气进出肺部的空间,并产生额外的黏液阻塞气道。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通常同时发生,因此可统称 COPD。
急性加重
即使持续接受治疗,您也可能会在数天或数周内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这种情况被称为急性加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肺功能衰竭。
急性加重可能由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或其他炎症触发因素引起。无论何种原因,如果您注意到咳嗽持续加重或黏液增多,或者呼吸困难,务必立即就医。
何时就医
如果您连续几个月出现无法解释的气短,尤其是不断加重或妨碍您进行日常活动时,请到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处就诊。不要忽视这种情况,或是归因于衰老或身体状况变差。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
- 呼吸困难或说话困难。
- 嘴唇或指甲在身体活动时变青或变灰。
- 其他人注意到你精神不清醒。
病因
肺气肿是由长期暴露于空气中的刺激物导致的,包括:
- 抽烟,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 化学烟雾,尤指在工作场所。
- 蒸汽和灰尘,尤其是在工作场所。
在极少数情况下,肺气肿是由家族遗传的基因改变导致的。这种基因改变会导致称为 α-1 抗胰蛋白酶(AAT)的蛋白水平偏低。AAT 在肝脏中生成并进入血流中,以帮助保护肺免受烟雾、烟尘和灰尘导致的损伤。AAT 水平偏低(称为 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状况)可能会导致肝损伤、肺气肿等肺部状况或两者兼而有之。AAT 缺乏症患者通常有肺气肿家族史,并且症状在较年轻时出现。
风险因素
肺气肿造成的肺损伤是逐渐发展的。该状况的大多数患者在 40 岁之后开始出现症状。
增加患肺气肿风险的因素包括:
- 抽烟。 抽烟或曾经抽烟是肺气肿的最大风险因素。但抽雪茄、烟斗或大麻的人也存在风险。无论抽哪种烟,抽烟者的风险都会随烟龄和抽烟数量的增加而增大。
- 接触二手烟。 二手烟是指您从别人的香烟、烟斗或雪茄中吸入的烟雾。接触二手烟会增加患肺气肿的风险。
- 工作时暴露于烟雾、蒸汽或灰尘。 如果您吸入某些化学物质的烟雾或蒸汽,或是吸入来自谷物、棉花、木头或矿产品的粉尘,则更有可能患上肺气肿。如果您还抽烟,则该风险甚至会更大。
- 暴露于室内外污染物。 吸入室内污染物(例如加热燃料产生的烟雾)和室外污染物(例如雾霾或汽车尾气)会增加患肺气肿的风险。
- 遗传因素。 一种被称为 AAT 缺乏症的罕见状况会增加患肺气肿的风险。其他遗传因素可能会使某些抽烟者更有可能患上肺气肿。
并发症
肺气肿患者更有可能会出现:
- 肺动脉高血压。 肺气肿可能会导致将血液输送至肺部的动脉出现高血压。这种严重状况称为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可能会导致心脏右侧扩张和减弱,这种状况称为肺源性心脏病。
- 其他心脏问题。 肺气肿可能会增加患心脏病(包括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但尚不完全清楚原因。
- 肺部有大气腔。 肺泡内壁受到破坏,会在肺内形成称为肺大疱的大气腔。这样就留下了一个非常大的气囊,而不是一堆小气囊。这些大疱可能变得非常大,甚至可以达到半个肺的大小。大疱缩小了肺扩张的空间。此外,巨大的大疱可能会增加肺塌陷的风险。
- 肺塌陷。 对于严重肺气肿患者来说,肺塌陷(称为气胸)可能会危及生命,因为他们的肺已经受损。这种情况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就很严重。
- 肺癌。 肺气肿患者患肺癌的风险更高。抽烟会进一步增加这种风险。
- 焦虑和抑郁。 呼吸问题会让您无法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肺气肿等严重医疗状况有时会导致焦虑和抑郁。
预防
为预防肺气肿或防止症状加重:
- 不要抽烟。与医疗护理专业人员讨论戒烟方案。
- 远离二手烟。
- 如果工作环境中有化学烟雾、蒸气或灰尘,请配戴特殊口罩或使用其他措施以保护肺部。
- 尽可能避免暴露于二手烟和空气污染。